神州茶网1月10日 讯:“茶产业覆盖了整个贫困人口,全村半数家庭从事茶种植,剩余村民或生产、或加工、或销售,都吃着茶产业饭。”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支书杨茂华说。2018年12月,骆象村10000余亩茶园进入冬季管理期。
立冬后,贵州700多万亩茶园相继进入冬季管护。冬日曾经沉寂的山头因为茶园的兴起变得热闹,茶农忙着剪枝、松土、施肥,为来年的春茶开采做好准备。生态上的坚守,让贵州一年四季茶山绿色常在,也让茶山群众依靠辛勤劳动,把茶山变成金山银山。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1981年,核桃坝村村支书何殿伦带领4名党员与贵州省茶科所签订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试验合同,成功育苗56万株并将茶苗免费分给乡亲们种植,开启了核桃坝村茶产业发展之路。数年后,核桃坝村在非耕地上新辟良种茶园1200亩。1988年,核桃坝村人均产粮500公斤,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0元,分别是未种茶前的6.25倍和15倍。2018年,核桃坝村有了自己的加工厂和茶叶品牌,依托茶业和旅游发展,六成以上农户住上了新民居,百万元积蓄的农户就有百余户。
1980年11月,来自余庆县后坝村的毛克翕来到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洋排村觉散苗寨,带领苗族群众种植茶叶。早在1971年,毛克翕在炒茶时就发现一些球形颗粒由多瓣曲卷的茶叶片抱团组成。经过多年的实验,毛克翕发现,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只有产于海拔1400米以上的清明新芽的茶叶果胶质才很高,这样,茶球才能紧实饱满。研制出茶球后,毛克翕又创新了四次烘炒技术。经过近10年的钻研,1982年,毛克翕生产出第一批茶球,命名为“雷山银球茶”。
21世纪初,福建人叶文胜背着一口炒锅到遵义湄潭加工茶叶。几年后,叶文胜的加工作坊升级为盛兴茶叶公司。在湄潭当地茶农的帮助下,叶文胜利用当地“黔湄系列”品种,结合福建政和功夫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摸索制作出湄潭特色的红茶产品“遵义红”,使湄潭茶叶与福建工艺的完美结合。
2012年,湖南的黄红缨带领创业团队,从湖南来到瓮安县最偏远的乡镇建中镇,耗费4年时间种下1.2万亩生态有机茶。如今,建中茶区已经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黄金芽茶种植基地,基地陆续开发的绿茶、白茶、黄金芽、红茶、黑茶“五彩茶”系列产品远销欧洲。
改革开放40年来,藏在贵州大山深处“巴掌大”的茶地不断生长,从几十万亩发展到100万亩、300万亩、500万亩、700万亩,如今的贵州茶山连续5年位居中国茶园面积第一,成为中国绿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和出口中心。作为拥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茶籽化石的省份,贵州凭借着“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条件,出产的茶叶质量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截止2018年底,茶产业已成为贵州43个县的主导产业,惠及贫困人口49.85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达到8641元。如今,贵州茶园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有30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乡镇有233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行政村有78个,以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等茶区为主的武陵山区茶园面积达到500万亩,成为中国绿茶新的“绿色财富地”。
2013年,贵州已经种下611万亩茶园,茶园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从此,贵州在全国的茶叶版图上拥有了话语权。贵州茶从基地到加工到市场到一二三产业融合,整个产业链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茶叶产量连续10年保持了3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由于茶的自身特性,耐寒、耐瘠薄,在管护力度上相对果林、菜园较为容易,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正在向更高的目标发展。2017年贵州茶产业已经拥有500多家茶叶企业,其中380多家是具备规模化、标准化雏形的加工厂。
“如果不是通过理化指标的数据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我真想不到贵州绿茶的品质这么好。”从浙江来贵阳参加数博会的茶商李明凯在“贵州茶云”资源数据和基因分析平台展台前了解了贵州茶的理化指标后,不禁感叹道:“贵州已经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如今通过‘贵州茶云’的生态物联平台,消费者还可以随时对进入这个平台的茶园的空气、土壤、茶园管理、茶叶生长、采摘等进行全方位、适时的可视化监控。”
“贵州茶云”是由贵州省政协牵头组织,贵州省政协办公厅、贵州省农委及贵州省茶办主办,贵州省内相关单位、科研机构和茶企共建的贵州茶产业官方平台,旨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提升贵州茶产业的竞争力、经济效益,促进贵州茶产业全面发展。“贵州茶云”作为“云上贵州”N朵“云”中的一朵,是通过大数据技术集成茶叶品种选育培育、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制作及茶文化传播、销售等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数据,构建集数据分析、建模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平台。
“茶叶如果没有一个标准,那我们就没法向世界推荐它。”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认为,“一个产品,必须是大众消费品才能成为大产业。”作为老茶人,胡继承希望贵州茶原料、贵州茶制造,特别是贵州茶冲泡和贵州茶文化能够探索出一个标准体系,让贵州茶更好地走向世界。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